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2周年
2020-03-05 19:08 作者:中国书画家联谊会  浏览:次 
】 【繁体

 

周恩来(1898~1976)

  周恩来(1898~1976)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和外交家,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,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。

  1920年周恩来去欧洲勤工俭学。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  1924年秋回国,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,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。

  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。和贺龙、叶挺、朱德、刘伯承等一起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,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。

  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。后任中央组织部长、中央军委书记。1931年12月,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,1934年10月参加长征。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,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,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,起了关键性的作用,并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。

  抗日战争时期,他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,坚持国共合作,积极团结民主党派、进步知识分子、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,制止反共逆流,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为制止内战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,并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、军事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。1946年后,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,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,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。

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周恩来担任过外交部长、军委副主席和国务院总理,政协主席等职。

  1954年他提出建设现代工业、农业、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化目标,组织制定了《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》,推动了国家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,他强调建成社会主义强国,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,主张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,从中国的实际出发,积极稳妥,综合平衡。

  他参与制定和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决策。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作为国与国关系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,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,反对殖民主义,提倡求同存异、协商一致,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积极贯彻。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,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  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他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中,他同林彪、江青集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,在挫败林彪、江青集团种种分裂和夺权阴谋活动中,起到了控制和稳定局势的重要作用。他为开拓外交新局面,实现中美缓和、中日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,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
  1972年他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后,仍然坚持工作。

 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。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,被称为“人民的好总理”。

 

 

 

 

1911年,童年周恩来。

 

1912年,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。

 

1913年,周恩来(前排左一)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。

 

1914年7月,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的周恩来。

 

1916年,周恩来(前排左一)与老师伉乃如及同学在天津南开学校合影。

 

1917年,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。

 

1917年9月,周恩来(后排右一)赴日本求学。图为留日学生合影。周恩来去往日本时为同学写下“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”。

 

1919年9月16日,周恩来等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在天津成立觉悟社,由他主编的社刊《觉悟》于1920年1月出版。图为周恩来(后排中)与觉悟社成员合影。

 

1920年7月,在坚决斗争和各界爱国群众的声援下,反动当局被迫将被捕人员释放。图为周恩来(四排右二)等人出狱后的合影。

 

1921年,周恩来与李福景、常策欧伦敦合影。李福景为周恩来南开挚友,与吴国桢三人合称“南开三剑客”;

 

1921年春,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图为周恩来(左二)与入党介绍人张申府(右一)、刘清扬(右二)在柏林万赛湖。左一为赵光宸。

 

1924年,从欧洲留学回国的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。

 

1925年,在广州结婚期间留影,这一年,周27岁,邓21岁,没有仪式、没有满座的高朋。第二天一早,周恩来就走了,忙于指挥省港大罢工。

 

1935年10月,红军长征后,周恩来抵达陕北。

 

1936年12月“西安事变”,应张学良电邀,中共中央委派周恩来(右)、叶剑英(中)、秦邦宪(左)赴西安,协助张学良、杨虎城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、一致抗日的主张。

 

1937年,毛泽东(左二)、周恩来(左一)、博古(右一)在延安。

 

1937年12月,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到国民党所在地武汉,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。

 

1938年,周恩来在重庆曾家岩50号办公室。1938年12月至1946年5月,他在此工作近8年,成为他抗战时期最主要的阵地。

 

1939年7月,周恩来在延安为避撞上江青而不幸坠马,致使右臂粉碎性骨折。左为刘少奇。

 

1945年8月,毛泽东与周恩来赴重庆谈判,右为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。

 

1946年5月,周恩来在中共代表团驻地南京梅园新村。

 

1948年5月,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陕北迁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,并在此指挥三大战役。图为周恩来在西柏坡办公室签署作战命令。

 

1949年9月17日,周恩来主持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。

 

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,天安门城楼上所有人都穿着庄重笔挺的礼服,唯注重仪表的周恩来穿着一件旧卡其布中山装。忙于政治协商会议工作的他,已经四天四夜没合眼。

 

1950年8月8日中南海西花厅,两人结婚二十五周年留影。

 

1954年4月,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,代表新中国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。

 

1955年4月19日,周恩来出席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(首次亚非会议),以“求同存异”的发言征服全场,树立新中国真诚友好的形象。

 

1957年1月,周恩来拜会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。

 

1958年7月,周恩来到广东省新会县农村视察。

 

1958年9月,周恩来在唐山开滦唐家庄矿井与矿工在一起。

 

1960年,周恩来视察贵阳。

 

1960年4月,周恩来访问缅甸时,身着缅甸民族服装,手持银碗,同缅甸人民欢庆泼水节。

 

1961年,周恩来与庐山同大学生亲切交谈。。

 

1963年5月,周恩来视察东海舰队。

 

1964年3月,周恩来在昆明植树。

 

1966年3月9日,河北邢台地震的第二天,周恩来到震灾区视察并慰问群众。

 

1966年6月,周恩来出访东欧。

 

1972年2月,周恩来在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,并在人民大会堂为其举行国宴。

 

1972年2月23日北京,尼克松知道周恩来一只手臂受过伤,主动为其脱下大衣。

 

1972年9月25日,周恩来在北京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并签署《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》。

 

1973年4月,周恩来在山西大寨村视察。

 

1975年1月,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

 

1975年9月,周恩来在医院抱病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伊利耶·维尔德茨。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会见外宾。

 

1976年1月8日,周总理在京逝世,享年78岁。

 

 

 



群众自发,十里长街送总理。

中央美术学院杨先让教授创作纪念周总理版画作品,创作年代:1977

 

军旅艺术家姜学亮创作纪念周总理版画作品,创作年代:1976年

 

军旅艺术家卢培君创作纪念周总理油画作品,创作年代:1978年

 

     分享到 微信QQ好友
    】 【打印繁体】 【返回顶部
    上一篇:【更新至第十七期】2020抗击疫情全国大型公益艺术网络展 下一篇:向抗击新冠肺炎斗争中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深切哀悼